Monday, May 23, 2005

醫療加費,放進誰的口袋?

在兩年多之前,筆者以同樣的標題寫了一篇文章,指出政府決定增加醫療收費,是醫療改革的正確方向;但把新增的收入留在醫管局,最終卻只會得不償失。原因是公立醫院資源增加,服務改善,只會繼續將私家醫院的病人吸引過去,令供不應求的情況進一步惡化,然後又要追逐新的資源... 然而,新增的收入同樣不應上繳庫房,如此意味政府對醫療服務的承擔減退,容易造成重大的政治爭議。而且,面對香港人口老化和醫療開支上漲的問題,這樣做無疑只是一種「鴕鳥政策」。
其實醫療加費新增的收入,既毋須留在醫管局,亦不一定要上繳,而應用作新醫療融資計劃的「種子基金」(seed money),利用財稅誘因推動有能力的市民,承擔自己的健康風險。只有把資源有秩序地調走,公立醫院的需求壓力才能疏導,病人才能分流到私家醫院。病人雖然多付費用,但所得服務質素及選擇卻大幅提升。
近日醫管局正積極研究,「貼錢」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。以目前醫管局每年開支270億元,按人頭計每名市民的津貼約為4000元,日後市民若願意自資購買保險,醫管局便會將「退還」(rebate)其應佔的津貼,以吸引他們脫離公營醫療資助體系(opt-out)。惟參加者若繼續希望獲得公立醫院服務,仍可以保險金支付全數成本價格。
當然,有關計劃將涉及繁複的技術問題。首先是如何釐定每人津貼的金額,相信這大致可按年齡組別計算,例如30歲的市民每年只需退還數百元,因為其投保的保費亦會較低,40歲的市民或需退還逾千元,而愈年長人士退還的金額將愈高。醫管局亦可按照不同的職業及健康指標,來調節津貼的金額。
其次,是保險覆蓋的範圍必須全面,確保承保機構不會良莠不齊,令投保的市民血本無歸,到頭來仍需依賴公立醫院的服務。對此醫管局可自行設立或指定認可的承保機構,以供計劃的參加者選擇。醫管局亦需公布不同服務的「基準收費」,防止承保機構「報大數」,誘發醫療成本急升的問題。
此外,假如有大量市民願意參加計劃,而他們又傾向採用私家醫院的服務,短期可能會對醫管局構成財政壓力。不過由於私家醫院的收費乃由市場供求調節,因此需求急升收費亦會相應提高,市民自然亦會「回流」到公立醫院。
這個計劃最大的好處莫過於「錢跟病人走」,參加者日後可自行選擇公立或私家醫院,意味公立醫院將以「市價」,與私人醫院進行直接競爭,有秩序地打破公私營醫療失衡的局面,不再存在目前「與民爭利」的情況,讓公營醫療體系能夠「軟著陸」。當愈來愈多市民參加這項計劃,公私營醫院的界線亦會趨於模糊,醫管局作為籌統和管理機構,其職能亦會起根本變化,最終只需保留「購買服務者」的角色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