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y 24, 2005

打破醫療大鑊飯 未必用震盪療法

猶記得十多年前,東歐各國民主革命之後,當地經濟學者主張以「休克療法」或「震盪療法」」(Shock Therapy),一下子從社會主義公有制「跳進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。前蘇聯更出現「百日維新」運動,將轉制的過程分成100日來進行。
事後看來,採用「震盪療法」的國家成敗參半,但可以肯定,當地人民都體會過工廠倒閉、物價飛漲、失業飆升、物資短缺等巨大「震盪」的威力。
東歐式改革vs鄧小平理論
若把目前香港公立醫院制度稱為「公有制」,相信並不為過。在資源充裕的情況下,全民健康得到政府全面照顧,市民均享有低廉、公平、高質素的服務,是文明社會的應有表現。
可惜的是,理想國並非時時在現實中存在,公共資源不是毫無限制,如何為公營醫療「鬆綁」,避免「醫療大鑊飯」破產,是全球各國皆要面對的問題。但正如東歐當年的困境,一朝公有制被打破,平民百姓得到的是什麼?換來會否只是噩夢一般的震盪?
與東歐震盪療法針鋒相對的,是鄧小平「摸著石頭過河」的理論,強調漸進嘗試,見步行步,重視地方經驗,試點工作,不一下子「跳進」完全不可知的全新體制。缺點則是缺乏明確方向,往往走一步、退兩步,很依賴領導人的領導能力和威望。
哈佛頤康 各走極端
以九九年發表的哈佛報告為例,就明顯是「震盪療法」的典型例子。當中強調「錢跟病人走」,建立醫療服務的市場調節(但中央式保險亦是另一種公有制);然而,對於如何有秩序地過渡,如何令現存的利益相關者(stakeholders),逐步適應新制度下的角色,報告欠缺詳盡探討。
至於O一年衛生福利局發表的醫護改革諮詢文件,則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。當中提出「頤康保障戶口」,作為開闢醫療經費的新途徑,改革步伐便被指過於保守。設立新制所需的行政安排不少,但獲得的新增資源卻極有限,意味將來醫療開支主要仍由公帑支付,公營醫療體系難以「鬆綁」。
積極因素 引發良性循環
近日醫管局正積極研究,「貼錢」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。以目前醫管局每年開支270億元,按人頭計每名市民的津貼約為4000元,日後市民若願意自資購買保險,醫管局便會將「退還」(rebate)其應佔的津貼,以吸引他們脫離公營醫療資助體系(opt-out)。惟參加者若繼續希望獲得公立醫院服務,仍可以保險金支付全數成本價格。
當然,有關計劃將涉及繁複的技術問題,仍需再作詳細研究,但最大的好處莫過於「錢跟病人走」,參加者日後可自行選擇公立或私家醫院服務,有秩序地打破目前公私營醫療失衡的局面,讓公營醫療體系能夠「軟著陸」。這種「微調」式的改革,既可避免「震盪療法」的危險,亦不致令改革原地踏步,較易被各方面的利益相關者接受。
完美的遠景藍圖雖然吸引,但由於成效未經測試,改革步伐若過急過猛,不但容易引起反彈和混亂,整體社會更要押下沉重的賭注,容易付上恨錯難返的代價。先行促進體制內的積極因素,引發良性循環,擴大進一步改革的空間,才是正本清源之道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