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une 04, 2006

周一嶽連任的四大障礙

周一嶽在出任衛生福利局局長前,是醫管局港島西醫院聯網行政總監,之前則曾任瑪麗醫院和伊利沙伯醫院行政總監。早於1999年,周一嶽便曾與當時的廣華醫院行政總監何兆煒,爭奪醫管局行政總監一職,據說兩人的恩怨亦由此而起。到周一嶽成為衛福局長後,何兆煒亦不再續約醫管局行政總監,真可說是風水輪流轉。
力阻醫管局大幅增加收費
是否周一嶽和何兆煒的私人恩怨,導致兩人無法繼續合作下去?對此外人實在是無緣置喙。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衛生福利局局長和醫管局行政總監,皆是掌管香港醫療體系的兩大要員,但兩個職位所面對的處境和困難,卻是如斯差天共地,利益根本無法一致。正所謂「屁股決定腦袋」,個人關係即使強如楊永強和何兆煒的組合,亦不見得能夠合作無間。
何兆煒離職之後,醫管局董事局花了很長時間,才在澳洲找來蘇利民接任行政總裁,而放棄在管理層的內部擢升,看來是希望「盡地一煲」,引入新人事新作風,務求對醫管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。但對周一嶽而言,一年後便要面對行政長官選舉、治港班子換屆的重大挑戰,在特區政府和醫管局財赤皆已暫時紓緩下,他會否期望蘇利民年內有所大動作,實在是不無疑問。
事實上,近日醫管局放風指大幅增加醫療收費,便即時被周一嶽加以否認,並指任內公立醫院也不會加價,已充分反映出衛福局和醫管局的分歧。對於周一嶽來說,醫管局管理無論如何小修小補,皆只能達到治標的效果,面對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,醫療融資改革才是治本之道。
醫療改革「醜婦終需見家翁」
然而,醫療融資改革的難度,卻一點也不比醫管局的改革為低。有關問題自香港九七回歸後、哈佛報告書推出起計,爭論少說也持續了七、八年,當中既涉及全民醫療保障的未來,亦牽動醫護界廣泛利益分配,要在未來短短一年內取得突破、達至社會共識實在是談何容易。不過,既然當局已承諾年內會就此問題進行諮詢,看來也就只能「醜婦終需見家翁」,好歹也要拿個方案出來。
無論是醫管局的財赤問題,又或是醫療融資改革的研究,已足令周一嶽分身乏術。但不幸的是,在他出掌衛福局一年半以來,大部分時間皆需為處理各種病毒而疲於奔命。無論是腸病毒、日本腦炎、豬鏈球菌和孔雀石綠等,皆曾經令港人談虎色變;禽流感大爆發的危機至今揮之不去,就更加不用說了。要全面徹底杜絕傳染病的威脅,周一嶽便必須雷厲風行,包括全面實施中央屠宰,甚至敢於向內地部門說不,這些都是不言而諭的嚴峻挑戰。
與治港班子格格不入
不過,假如周一嶽面對的只是醫療衛生的外在問題,那還相對容易處理;他和治港班子文化的格格不入,才是真正的致命傷所在。須知治港班子雖號稱「強政勵治」,但骨子裡卻緊抱傳統官場的生存哲學,只求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、「無災無難到公卿」。這和周一嶽的「有為」作風,以及解決問題的緊迫感,完全是格格不入。在治港班子未能完全配合下,周一嶽極有可能只會「多做多錯」。
正如筆者在早前的文章中指出,就醫療融資改革這問題而言,周一嶽根本毋須提出一個十全十美的「終極方案」;它只需提出改革的大致方向和原則,並且以此作為依據,推展一些規模較少的試驗計劃。假如成效良好的話,未來的全面醫療融資改革便會事半功倍;即使是成效不佳的話,對政府管治威信亦不會損害太大,這才是周一嶽最為明智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