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October 14, 2007

醫療加費的潛台詞

早前特首智囊智經研究中心發表研究報告,揭開了醫療融資的新一輪討論。據政府消息人士透露,千呼萬喚的官方醫療改革諮詢文件,將於今年底正式出台。相信在未來幾個月,有關醫療融資方案的放風活動,亦會不斷陸續有來。
日前前醫管局主席、行政會議成員梁智鴻便向傳媒指出,將來推出全民儲蓄戶口之後,公立醫院將會設立資產審查制度,意味著有承擔能力的市民、相信特別是中產階級,日後難免要付出較高昂的公共醫療費用。毫無疑問,這正是醫療融資爭議的核心問題,亦是未來改革方案能否獲得支持的主要關鏈。
猶記得前年政府推出《創設健康未來》諮詢文件時,指出私營醫療體系應扮演更重要角色,以分擔公立醫院面對的沉重需求壓力。雖然政府當時尚未就醫療融資方案提出具體建議,但已被不少人批評為「趕絕中產」。可見醫療改革既涉及服務供求和質素等問題,更觸及不同階層的財富再分配問題,其政治敏感性一點也不容忽視。
早前智經方案建議設立全民儲蓄戶口,每名市民均需將收入的2至5%用作供款,並容許市民自行選擇公立或私家醫院,表面看來是個一視同仁的方案;但它對於醫療成本和收費的問題,卻是語焉不詳,留下了很多想像的空間。當時筆者已經指出,低下階層以僅有的(甚至沒有)供款,未來肯定為將會繼續依賴政府補貼的公立服務。至於本身有能力光顧私家醫院的人,供款戶口所能發揮的作用亦很有限。因此關鏈便在於中產階級,當他們積累一筆額外的醫療儲蓄後,是否便真的「有心有力」轉用私家或半私家服務?假如中產階級仍然繼續依賴公立服務,則勞民傷財設立供款制度又有何意義?
梁智鴻醫生的言論,似乎已經解開了筆者當日的疑團。也就是說,在未來設立全民儲蓄戶口後,中產階級除了手上多了一筆錢,增加了轉用私家或半私家服務的誘因(pull factor)外,政府還會通過資產審查和分層收費等制度,額外施加一些壓力,「迫使」他們離開公營醫療體系(push factor)。如此醫療加費作為改革的潛台詞,便令政府整個醫療融資改革的藍圖,終於一目了然了。
過往有留意這個專欄的讀者,均應該知道筆者絕非反對醫療加費。事實上,目前公立醫院只收回成本約2至3%,根本就與「大鑊飯」制度無異,容易造成濫用的問題,令醫療開支變成無底洞。因此如何有秩序地疏導需求,逐步為公立醫院「拆牆鬆綁」,避免醫療體系最終「爆煲」,乃是任何融資方案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。
筆者過往便提出了北風和太陽的比喻──北風和太陽打賭誰能令一個路人脫下大衣,結果北風無論如何使勁的吹,路人亦只會把大衣拉得愈緊;但當太陽發出迫人的熱力,不消一會路人便乖乖的自動將大衣脫下──也就是說,要中產階級自願離開公立醫院轉用私家服務,最重要的辦法是「利誘」而不是「威迫」,假如政府仍一意孤行採取威迫的手段,醫療改革最終只會功敗垂成。
對此過往便曾有方案提出,日後市民若願意「脫離」(opt-out)政府公營醫療體系,政府便應該「退還」(rebate)其應佔的公帑津貼。如此參加者日後若繼續獲得公立醫院服務,仍可透過儲蓄或保險支付成本價格。這個方案的其中一個好處,就是讓中產階級擁有真正的選擇,可為自己的醫療融資作出長遠規劃。而公立醫院亦毋須設立資產審查和分層收費等繁複關卡,徒然增加行政成本和不必要的爭拗。
這個方案的另外一大好處,就是可以將現存的私人醫療保險制度,以至保障全港逾百萬市民的僱員醫療保險計劃,皆納入醫療融資改革的藍圖之中,同時覆蓋公立和私家醫院,打破目前公私營醫療體系的楚河漢界。在新的制度之下,公立醫院除繼續提供必需的基本服務外,公私營醫療體系的界線將會變得模糊,彼此可以產生良性的市場競爭,令醫療資源能夠得到最充分的利用。

1 Comments:

Blogger Tom said...

請問你還有《能醫不自醫: 香港醫療改革的難產與生機》一書嗎?我很想買一本,可惜市面上的書店都沒貨...能否到貴辦公室買一本..?

看過你的文章: 拙作《能醫不自醫 香港醫療改革的難產與生機》週五, 2008-03-07 19:11 — 鄒崇銘. 相信你還有一兩本多的.

2:34 AM 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